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修订)》(地大校办发〔2022〕16号)相关规定,现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Nafion膜的原位无损改性方法”等5件专利转让情况进行公示。具体情况如下:
1.专利名称:一种Nafion膜的原位无损改性方法
专利号:ZL201810316826.7
成果完成人:蔡卫卫、徐国效、李静、刘朝、熊洁、程寒松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fion膜的原位无损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afion膜进行活化预处理;制备氧化物前驱体溶液;将Nafion膜浸泡在氧化物前驱体溶液中,一定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取出Nafion膜,用超纯水冲洗表面残留液,真空干燥,即得到改性的Nafion膜。本发明改性的Nafion膜具有较高的高温低湿电导率、优异的保水能力及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采用本发明制备的Nafion复合膜装配的燃料电池在较低相对湿度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且改性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控制且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PEMFC领域。
2. 专利名称: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自组装碳包覆的方法
专利号:ZL201910487432.2
成果完成人:蔡卫卫、邹娟、刘朝、周顺发、张文杰、吴君丽、李静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自组装碳包覆的方法,属于析氧反应催化剂领域。该方法具体为利用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酸碱特性,交替以酸性、碱性有机小分子作为碳源,实现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的自组装碳包覆,解决了现有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可控均匀自组装形成不同碳层数目的包覆碳前驱体,然后热解处理实现可控碳层包覆,使催化剂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升。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且成本低廉,能有效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OER催化剂催化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推进电解水规模化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3专利名称:碳化钼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202010878261.9
成果完成人:蔡卫卫、刘朝、李静、周顺发、徐国效、时佳维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钼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钼酸盐、氟化物加入硝酸溶液中,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将白色粉末置于管式炉中,于氢和甲烷的混合气体下,煅烧即得碳化钼基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出MoO3纳米棒,这些纳米棒由于氟化物的刻蚀作用形成了多孔的结构,然后在CH4/H2的混合气体中碳化,碳化过程中氟和氢的结合形成氟化氢,成功地提高了碳化钼的比表面积,形成了多孔的纳米棒结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被部分氧化形成丰富的碳化物和氧化钼的异质结构,由于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碳化钼和氧化钼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了超高碱性电析氢活性。
4.专利名称:植酸修饰的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202111021621.4
成果完成人:蔡卫卫、周顺发、李静、 时佳维、刘朝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酸修饰的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解水阳极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渡金属盐、碱性物质依次溶于溶剂中,混匀后加入预处理好的导电基底,采用水热法或溶剂热法在导电基底表面原位生长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再将表面生长有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导电基底浸入植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所述植酸修饰的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将所制备的植酸修饰的过渡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作为水氧化反应的电催化剂,在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
5.专利名称:类石墨超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2011047214.6
成果完成人:蔡卫卫、周顺发、时佳维、李静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石墨超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类石墨超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盐、有机配体溶于溶剂中,加热反应后,即得类石墨超分子;其中,所述金属盐包括过渡金属硝酸盐、卤化盐、醋酸盐、硫酸盐以及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配体包括卟啉、吡啶、联吡啶、邻菲罗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以及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利用类石墨超分子在在高温下会发生原位热解剥离形成石墨烯,得到的石墨烯杂原子含量和位置可调。
受让方:山东正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让金额:人民币: 10 万元 (大写:人民币 壹拾万元 )
对以上结果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时间内实名书面向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反映。
公示时间:2024年10月14日至10月28日